天才壹秒記住閱書閣『
wWw.yshuge.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此為防盜章 謝華琅打量她一眼,
向母親笑道「阿爹新納的?」
「我倒希望是他新納的。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盧氏語氣微有譏誚,懨懨道「你大哥房裡的。」
長兄房裡的人,
謝華琅身為幼妹,素日里是見不到的,是以並不熟悉,
瞥了一眼,
低聲道「怎麼了?」
盧氏面色微冷,將手中團扇丟掉,吩咐蔣氏與田氏「你們退下。」
待那二人行禮退走,
她方才蹙眉道「她有身孕了。」
謝華琅微吃一驚「啊?」
……
謝家長房有四子二女,
長子謝允、次子謝粱、幼子謝瑋與謝華琅皆為盧氏所出,
侍妾田氏生第三子謝檀,
侍妾蔣氏生庶長女謝徽。
六人之中,只有謝華琅的長兄謝允一人成家入仕。
謝允是長安謝氏的嫡長子,
身份貴重,自不必說,
謝偃與盧氏都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謝允也爭氣,
風姿秀逸,少有偉才,
放眼長安,
也是極受人矚目的後起之秀。
十七歲那年,
父親謝偃做主,
為謝允娶了秘書丞隋閔之女為妻,
次年,謝家便添了嫡長孫謝瀾。
謝允與隋氏也算相得,又有兒子在,原也是一樁良緣,然而太過卓爾不凡,未必是件好事。
先帝嫡後鄭氏,出身大族,性情果敢剛毅,識見深遠,頗得先帝信重,夫妻二人和睦,生三子一女。
先帝體弱多病,時常將政事委於皇后之手,朝臣乃以天后稱之,與先帝並稱二聖。
後來先帝辭世,鄭後先以監國太后之名臨朝稱制,沒多久便廢黜新君,自己做了皇帝。
女人稱帝,還是開天闢地第一次,宗室震動,驚怒非常,鄭後以鐵血手腕鎮壓,手段酷烈,將高祖、太宗血脈屠殺殆盡,連自己獨女臨安公主的駙馬牽涉其中,都未曾倖免。
駙馬下獄時,臨安公主已經臨盆,生下女兒之後,得到的便是丈夫死訊,心中哀慟可想而知。
鄭後對這唯一的女兒心懷愧意,對新生的外孫女更是憐惜異常,賜封淑嘉縣主,份例禮遇比照公主,極為優寵。
淑嘉縣主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成,如何高傲貴重,自不必說,有日出城踏青,返回府中時,卻見謝家郎君打馬經過,人如玉樹,貌似芝蘭,一顆芳心便丟了,得知他身份後,親自去求鄭後賜婚。
鄭後那時已經稱帝,對這個外孫女格外疼惜,權柄在握,並不覺得拆散一樁姻緣有多了不得。
為叫顧氏皇族與鄭氏一族相融,她甚至賜自己兒女「鄭」姓,又賜死侄子妻室,令娶臨安公主為妻。
隋氏之父隋閔為秘書丞,三朝老臣,長安謝氏也不容輕侮,故而鄭後只降旨令謝允與隋氏和離,不曾殺人,又賜公主儀仗,將淑嘉縣主風光嫁入謝家,做了謝允的妻室。
隋氏遭受這等飛來橫禍,返回母家,更與兒子生離,心中悲鬱可想而知,不過三月,便憂憤而死。
淑嘉縣主真心喜愛謝允,加之謝家亦是赫赫高門,故而入門之後,對公婆都頗敬重,對兩個小叔和謝華琅這個小姑也沒的說,可即便如此,因隋氏之死,終究也是隔了一層。
隋氏歸家後,盧氏便將長孫謝瀾接到自己身邊照看,淑嘉縣主嫁入謝家之後,對此也沒說過什麼。
大家族裡默許的規矩,主母生子之前,侍妾通房是不能有孕的,盧氏也是生了兩個兒子之後,才停了府中侍妾的避孕湯藥,謝令之妻劉氏也是如此,等到了淑嘉縣主,盧氏儘管不喜這兒媳,卻也沒有打破規矩的意思。
然而淑嘉縣主嫁與謝允幾年有餘,一無所出,石頭砸到水裡還有個響兒呢,她的肚子卻一直都沒動靜。
臨安公主最為優寵長女,鄭後也憐愛她,疑心是謝家人做了什麼,令她不能生產,還曾專程令名醫入府請脈,又留了醫女相伴。
這事惹得盧氏極為惱火,淑嘉縣主終究是長子妻室,若有兒女,也是嫡出,遠比庶出貴重,她再是不喜,也不至於厭惡自己的嫡孫。
再則,淑嘉縣主遲遲未有身孕,謝允房裡的侍妾通房當然也不會有,難道她見兒子膝下只有一根獨苗,心裏便很高興嗎?
因這緣故,她乾脆免了淑嘉縣主每日問安,眼不見心不煩。
鄭後稱帝後期,今上與中書令謝偃、還有門下省的兩位宰相一道,聯合宗室,發動元革政變,復顧氏神器,幽禁鄭後於大安宮,盡殺鄭氏一族,也終結了屬於鄭後的女帝時代。
鄭後倒台,淑嘉縣主的靠山也倒了一半,然而她的生母是臨安公主,新帝是她嫡親的舅舅,仍舊不容輕侮,加之她嫁入謝家之後,並無大錯,謝家人待她倒仍如從前一般。
謝華琅聽母親講那侍妾有孕,便能明白她心中矛盾之處長子好容易有了孩子,她自然捨不得打掉,然而倘若留下,倒像是謝家寵妾滅妻,見鄭氏倒了,有意欺辱淑嘉縣主似的。
「怎麼有的?」她悄聲問母親。
「原是喝了湯藥的,偏她貪嘴,吃壞了東西,嘔吐不止,那葯吐了大半,為此還專程請了大夫,」盧氏明白她的意思,反而更加頭疼,秀眉蹙起,道「就那一次,誰知道就有了呢。」
若是那侍妾刻意求孕,偷偷將湯藥倒掉也就罷了,盧氏容不下這種心大的,然而只是湊巧,又機緣巧合有了孩子,她便有些不忍心了。
謝華琅今早請安,見她面有郁色,想必便是為這事了,她頓了頓,方才道「縣主知道嗎?」
盧氏揉了揉額頭,道「從早到晚,都快一日了,想也知道了吧。」
謝華琅輕嘆口氣,轉向那侍妾,道「你姓什麼?」
那侍妾屈膝行禮,神情有些不安「妾室姓柳。」
「算了,不說這些了。」盧氏擺擺手,示意柳氏退下,有女婢奉了香茶來,她端起飲了一口,目光忽然停住了「枝枝,你的耳鐺呢?」
謝華琅早有準備「路上掉了一隻,我就把另一隻收起來了。」
盧氏伸手戳她額頭,養尊處優之下,她雙手潔白如玉「你這冒失毛病,很該改一改了,不然日後出嫁,又該怎麼辦?」
「怎麼,」謝華琅聽得心頭微沉,試探道「我的婚事,阿爹有想法了?」
「你大哥前後兩樁婚事,皆是為了謝家,你阿爹也不忍,說郎君也就罷了,實在不行還能另娶,再不行房中還能納幾朵解語花,女郎卻不一樣。」
盧氏說到此處,倒有些欣慰,握住女兒纖細手掌,笑容溫婉「你的婚事,便叫你自己相看,他最後掌眼便是了。」
「真的嗎?」謝華琅不意還有這等意外之喜。
「其實還有另一層考慮——你父親做了宰輔,叔父執掌國子監,長兄又是黃門侍郎,謝氏富貴已極,不必再嫁女尋求聯姻。」
盧氏悄聲道「宗室選出的幾位王爺,還沒有擇定王妃,儲位之爭何等兇險,謝家離得越遠越好。」
今上是先帝與鄭後的嫡長子,他降生時,先帝尚是太子,太宗喜愛長孫,又覺太子性情仁弱,太子妃強勢剛決,唯恐長孫將來受制於鄭後,便將他接到太極殿去,親自教養,也是因這關係,鄭後與今上雖有母子之名,卻無母子之情。
太宗心懷去母留子之意,然而他去的突然,甚至沒有來得及冊立長孫為太孫,先帝登基之後受制於老臣,朝堂之上頗覺掣肘,鄭後言說老臣心中只敬太宗,卻無新君,為肅清朝政痼疾,便以為大行皇帝祈福為由,令長子離宮潛修,隨即又立第二子為太子。
先帝性情綿軟,不得不依仗強勢的妻子,局勢使然,也沒有反對。
四年前,今上與幾位宰輔宗室聯合政變,在鄭後倒台之後登基稱帝,卻沒有立後娶妃之意,甚至連選秀都不曾進行過。
時下風氣開放,胡漢交融,實乃盛世雍容,胸襟之寬闊,歷代少有,連女帝都出了,再出個不近女色的君主,根本不算什麼事。手機用戶請瀏覽m.yshuge.com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書友評價